【五金知识专栏】浅谈注塑模具验收标准量化的重要性
时间:2022/6/30 —— 发布者:温州乐达五金模具有限公司 —— 点击次数:6116
注塑模具(以下简称模具)广泛应用于塑料产品的生产成型,是所有塑料制品生产厂商的命门。模具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厂商的产品质量,严重的将直接影响生产厂商的市场营销。为保障模具质量,生产厂商通常在模具开发之前会通过各种渠道,精心筛选制造商,并在制造过程及最后验收阶段都会进行严格的监控,以期达到更高的模具品质要求。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会碰到一个问题:模具在制造工厂试模正常,而一旦模具交付使用,在生产厂商投入生产以后,往往因为模具的质量、技术问题而影响到塑件的正常生产,严重时甚至导致整个生产线的停产,必需对模具进行修整才能重新继续量产。
而在模具的设计评审、制造过程、装配调试、试样验收等环节,相信广大的生产商都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来保证模具质量,从而来确保模具可以正常的投入使用。那么为什么模具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呢?纵观这种现象,我们要先分析下影响模具质量的几大关键因素:
1、产品结构
优化的产品结构是实现模具高品质、少故障的前提因素。
2、技术要求
精确的技术要求是制订模具验收合格标准的重要依据。
3、模具设计
先进的模具设计是确保模具高效、低成本的先决条件。
4、材料配件选用
合理选用钢材与配件是保障模具长寿命使用的关键因素。
5、过程控制
良好的过程控制是确保模具达标、批量生产的重要手段。
6、模具制造
高水准的模具技术是制造高品质模具零组件的基础保障。
7、试模检验
科学的试模检验方法是制造满足客户需求产品的关键环节。
8、出库验收
公证的出库验收标准是对模具交付使用质量的最佳评判。
综合以上八大因素,从市场的角度理解,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主要由市场部与客户沟通确定。从模具制造角度出发,我们首先要讨论的是技术要求。作为模具人,对于模具的大体技术要求我们都知道,在客户提供的产品图也有要求,如:产品无毛刺飞边、无明显的注塑缺陷及产品的外观、装配等要求。也包含有如:模具的寿命要求(如量产50万模次)、模具关键材料的使用要求、模具硬度、模具外形要求及交货期等等。模具制造商需要根据客户提供的这些技术要求进行模具设计(会同采购商一起进行设计评审)、备料、工艺编制(进度管控及加工工艺)、加工制造及试模检验等一系列工作。在整个流程中只要有一环节疏忽就已经为模具出库的质量状况留下隐患。
通常制造商会根据客户对模具量产要求的数量来制定模具质量要求的标准。业界普遍认为,选用高质量的模具钢材是保障模具长寿命使用的关键因素,因此往往会针对客户对于量产要求的多少选购模具钢材。粗看确实应该如此,因为如果选用了高质量的钢材,模具质量理所当然的会好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许多模具人都知道还需要模具设计、制造(钳工)技术、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的等环节的紧密配合,才可以保证高品质的模具质量。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是否真正掌握,要求10万模次的模具寿命与要求50万模次的模具寿命的不同工艺要求。
这里就引发另外一个问题:由于各制造商的设计师、钳工及工艺师的技术水平高低不同,对技术要求的理解不同,采购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品质观念不同,采购商工程师的技术水平、职业心态不同,以上种种都将导致最后的验收工作无法统一。然后不得已,有一方必须做出让步才使得模具得以出库,这就使得出库的模具已经有了先天的缺陷。对此相信作为模具人的你也应有同感。
从上面的技术环节上我们已经发现了产生模具质量问题的根源,类同的问题在模具设计、过程控制、模具制造、模具试模及出库验收的等环节也一样也存在,由于对品质的观念及品质的理解不同,对于模具出库验收标准的不统一,而产生模具交付后的品质无法保障。
那么为什么模具在制造商试模时没发现什么问题,到了量产商那里就不能连续稳定的生产呢?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技术要求的不统一,验收标准的不统一,采供双方的品质意识不统一,以及双方对模具数据的表述不清晰是形成模具品质不良的关键。由于模具制造商的各钳工对于本模具的优劣状况十分清楚,所以在试模时会根据模具的实际状况,要求工艺师进行试模调整,以其达到交样合格状态,但由于没有统一标准,试模时采供双方往往以能试出合格的样品为重点,而把模具的动作、功能及安全加以忽略,最终的模具验收工作也把重点放在样件的确认上,这就最终导致了在制造厂试模时没什么问题,到了量产厂就得修整后才能继续生产等现象的出现。
为了降低和杜绝这种不良,我提出:在模具设计之前,依照客户的技术要求,结合制造商的实际状况,为每套模具都制定合理的验收标准,是为行之有效的可行方法。
关于模具验收的标准制定,前面我们就谈到,由于品质观念及品质理解的不同,在这里我们把品质理解,看成是对技术要求的理解,为使采供双方能尽量达成一致,我们必须对模具的技术要求进行量化标准。如:模具技术要求的:无披风。如果我们在这个要求加上个量,采供双方就可以清楚知道,验收及制造标准。我们可以把无披风,根据产品的形状、结构、装配及功能要求制定一个量化标准,比如精密小产品,我们制定为0.02mm以下为无披风。这样一来采购在验收的时候会根据0.02mm以下的披风标准进行无披风验收,制造商在模具制造时也明确知道无披风的含义为:0.02mm以下,制造加工时就可以按照要求编制工艺。又如模具寿命的50模次,相同我们可以根据产品的形状、结构、装配及功能要求制定:模具动作,模具温度,模具硬度,模具配件,模具使用说明等相关标准,使得采供双方在制造、验收及最终生产时都明确知道相关要求,进而加以合理制造并使用。
模具验收标准的制定是件繁琐而细致的工作,标准制定时所牵涉范围十分广阔。在这里我们不一一讨论和例举。大致应该分为:技术标准,设计标准,控制标准,试模标准,验收标准等。总之,制定合理的模具验收标准,是保障模具出库品质行之有效的办法。
由于时间和篇幅有限,关于模具验收标准的技术标准就先谈到这里,以后将会陆续介绍模具验收其他环节的文章,敬请关注。同时希望广大模具人能提出更合乎我国模具行业品质提升的不同见解,让我们共同为模具的品质献出微薄的力量。
综合以上八大因素,从市场的角度理解,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主要由市场部与客户沟通确定。从模具制造角度出发,我们首先要讨论的是技术要求。作为模具人,对于模具的大体技术要求我们都知道,在客户提供的产品图也有要求,如:产品无毛刺飞边、无明显的注塑缺陷及产品的外观、装配等要求。也包含有如:模具的寿命要求(如量产50万模次)、模具关键材料的使用要求、模具硬度、模具外形要求及交货期等等。模具制造商需要根据客户提供的这些技术要求进行模具设计(会同采购商一起进行设计评审)、备料、工艺编制(进度管控及加工工艺)、加工制造及试模检验等一系列工作。在整个流程中只要有一环节疏忽就已经为模具出库的质量状况留下隐患。
通常制造商会根据客户对模具量产要求的数量来制定模具质量要求的标准。业界普遍认为,选用高质量的模具钢材是保障模具长寿命使用的关键因素,因此往往会针对客户对于量产要求的多少选购模具钢材。粗看确实应该如此,因为如果选用了高质量的钢材,模具质量理所当然的会好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许多模具人都知道还需要模具设计、制造(钳工)技术、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的等环节的紧密配合,才可以保证高品质的模具质量。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是否真正掌握,要求10万模次的模具寿命与要求50万模次的模具寿命的不同工艺要求。
这里就引发另外一个问题:由于各制造商的设计师、钳工及工艺师的技术水平高低不同,对技术要求的理解不同,采购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品质观念不同,采购商工程师的技术水平、职业心态不同,以上种种都将导致最后的验收工作无法统一。然后不得已,有一方必须做出让步才使得模具得以出库,这就使得出库的模具已经有了先天的缺陷。对此相信作为模具人的你也应有同感。
从上面的技术环节上我们已经发现了产生模具质量问题的根源,类同的问题在模具设计、过程控制、模具制造、模具试模及出库验收的等环节也一样也存在,由于对品质的观念及品质的理解不同,对于模具出库验收标准的不统一,而产生模具交付后的品质无法保障。
那么为什么模具在制造商试模时没发现什么问题,到了量产商那里就不能连续稳定的生产呢?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技术要求的不统一,验收标准的不统一,采供双方的品质意识不统一,以及双方对模具数据的表述不清晰是形成模具品质不良的关键。由于模具制造商的各钳工对于本模具的优劣状况十分清楚,所以在试模时会根据模具的实际状况,要求工艺师进行试模调整,以其达到交样合格状态,但由于没有统一标准,试模时采供双方往往以能试出合格的样品为重点,而把模具的动作、功能及安全加以忽略,最终的模具验收工作也把重点放在样件的确认上,这就最终导致了在制造厂试模时没什么问题,到了量产厂就得修整后才能继续生产等现象的出现。
为了降低和杜绝这种不良,我提出:在模具设计之前,依照客户的技术要求,结合制造商的实际状况,为每套模具都制定合理的验收标准,是为行之有效的可行方法。
关于模具验收的标准制定,前面我们就谈到,由于品质观念及品质理解的不同,在这里我们把品质理解,看成是对技术要求的理解,为使采供双方能尽量达成一致,我们必须对模具的技术要求进行量化标准。如:模具技术要求的:无披风。如果我们在这个要求加上个量,采供双方就可以清楚知道,验收及制造标准。我们可以把无披风,根据产品的形状、结构、装配及功能要求制定一个量化标准,比如精密小产品,我们制定为0.02mm以下为无披风。这样一来采购在验收的时候会根据0.02mm以下的披风标准进行无披风验收,制造商在模具制造时也明确知道无披风的含义为:0.02mm以下,制造加工时就可以按照要求编制工艺。又如模具寿命的50模次,相同我们可以根据产品的形状、结构、装配及功能要求制定:模具动作,模具温度,模具硬度,模具配件,模具使用说明等相关标准,使得采供双方在制造、验收及最终生产时都明确知道相关要求,进而加以合理制造并使用。
模具验收标准的制定是件繁琐而细致的工作,标准制定时所牵涉范围十分广阔。在这里我们不一一讨论和例举。大致应该分为:技术标准,设计标准,控制标准,试模标准,验收标准等。总之,制定合理的模具验收标准,是保障模具出库品质行之有效的办法。
由于时间和篇幅有限,关于模具验收标准的技术标准就先谈到这里,以后将会陆续介绍模具验收其他环节的文章,敬请关注。同时希望广大模具人能提出更合乎我国模具行业品质提升的不同见解,让我们共同为模具的品质献出微薄的力量。